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
http://www.un.org/zh/development/progareas/global/warm.shtml
目前,有充分的证据显示,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所谓“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累积,这使得全球气温逐步上升。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11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联合国就气候变化问题组织的谈判和磋商工作是由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气候小组)支持的。气候小组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联合组织成立。作为一个全球性网络,该小组拥有2500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专家,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科研工作进行审核。1989年,气候小组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这一发现促使国际社会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行了谈判和磋商。到了2001年,由于拥有了全新的更为强大的计算机模型,气候小组进一步发现,“最新、最有力证据表明,过去50年的全球变暖主要归因于人类自身得活动”。
气候小组科学家提供了以下清晰的证据: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设定的目标即便能如期实现,也无法阻止全球变暖趋势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原先规定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尚需进一步削减。为此,公约批准国于1997年再次聚会日本京都,就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达成协议。依据这一议定书,发达国家以1990年确立的排放量削减水平为基线,将于2008-2012年间把六种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减少5.2%。《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臭氧层是高层大气(离地面约12-45公里)中的一个稀薄的气体层。臭氧层保护着地球表面,使其免受太阳光中具有杀伤力的紫外线的伤害。我们知道,如长期遭受紫外线辐射,就会引发皮肤癌,并且会对植物、藻类、食物链及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
为保护臭氧层,联合国先后出台了著名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及其修正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积极促成以上公约的磋商,如今则负责公约的执行工作。依据这些协议,发达国家业已停止生产和销售氟氯化碳(一种消耗臭氧层的化工品);而发展中国家则必须于2010年前停止生产氟氯化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制订了有关时间表,以逐步淘汰其它臭氧消耗物质。
2002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牵头,全世界250多名科学家起草了一份关于臭氧消耗情况的评估报告。该报告证实,《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执行十分有效。这份报告称,各种臭氧消耗化合物在低层大气层的总积聚丰度曾于1994年达到峰值,而如今正在缓慢下落。如若当初没有依据《议定书》采取有效措施,臭氧消耗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并将持续数十年之久。然而,即便《议定书》得以有效执行,从而减少了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和排放,那些已被排放到大气层中的化学品的寿命却很长,这就意味着在未来许多年中臭氧消耗现象仍将持续下去。
科学家们预测,如果《蒙特利尔议定书》继续得以有效实施,用以保护地球的臭氧屏障将于不久的将来开始复原,并将于2050年前完全复原。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继1994年巴巴多斯会议之后,1999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进一步讨论了这一议题。特别会议就《巴巴多斯议程》的执行进展情况进行了审核,还就那些地区需要采取优先的紧急行动以及具体实施手段提出了建议。2005年,国际社会在毛里求斯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再次讨论,是否需要进一步观测这个问题。